吉林师范大学2022年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吉林

师范

新闻与传播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欢迎报考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名传媒学院)成立于2011年,是在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美术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相关专业基础上组建而成。2017年12月19日,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师范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学院现有本科与硕士在校生1700余人。有编辑出版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5个本科专业。2019年专业获批吉林省专业转型示范集群;同年,新闻学专业被列为国家双一流专业。有新闻传播学、新闻与传播、出版三个硕士专业。2018年文化传播与数字技术获批为吉林省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平台(省一流学科)。学院现有职工87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人,博士及在读博士36人。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学院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与新华社吉林分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吉林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吉林动漫集团、北京星光公司等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70余个。

学院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画数媒系列实验室24个,有校企合作、教师主导模拟媒体系列工作室23个,构成融媒传播情境,设备设施达到国内同类院校较先进水平。学院云平台可实现课程资源的储存、共享。2015年,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5年,学院获批吉林省现代传媒研究基地,同年被省人社厅列为吉林省创意文化产业人才继续教育基地。2017年,吉林师范大学与吉林教育电视台正式确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共同建立“吉林省电视媒体融合发展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同年,建立吉林省“东北亚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获批吉林省“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数字新闻)。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学院先后成为吉林省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单位(2011)、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理事单位(2012)、吉林省传媒学会常务理事单位(2015)、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15)、吉林省数字媒体与动画艺术专业委员会(2015)、吉林省新闻传播专业教指委委员单位(2016)、全国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2017)、吉林省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17)、吉林省新闻学教指委常务理事单位(2017)、吉林省编辑出版学会常务理事单位(2018)、全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盟(2019)、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副理事单位(2019)、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理事单位(2019)等。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学院坚持“战略融合、理实融合、力量融合、专业融合、在地融合”的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学研产服”一体化办学体系。五个专业构成生态性专业集群,逐渐形成从新闻传播研究到新闻产品的内容生产和技术制作的融合服务能力。多次为吉林省媒体工作者的学习提升和媒体转型升级进行专业培训。2016年签署《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联合融合发展战略协议》。学院先后承办吉林省传媒学会年会、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指委年会、全国体育节目知名主持人理事会会议、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年会等大型学术会议。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部校共建后,学院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化观教育,积极探索“部校共建支撑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院实施“331素质”培养策略,即以实践创造力为一项终极目标,以核心知识、核心技能、核心思维为三项专业素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化观和专业精神、文化驾驭力、生活经验与认知为三项支撑素质,切实培养“全媒型、专家型”新闻与传播人才,“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人才‘331素质’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2018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学院办学特色在业界和传媒院校中渐成影响,先后被多家媒体和学术刊物报道。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传统和新媒体等传媒单位,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吉林电视台,经济日报、环球时报、大公报、中国新闻社、新华社,新浪网、搜狐网、百度、央视网、腾讯网等中直和地方媒体,在教育、企业、政府等单位也深受欢迎。学院与台湾地区部分高校建有学生交流通道,本院学生具有澳门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保荐资格。

在新时代,学院发扬“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勇开风气”的精神,秉持“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院训,向着“建设区域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学院”的目标执着迈进。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专业介绍

1

新闻学专业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1

历史沿革

专业开设于 2003 年。2017 年,专业所在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成为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师范大学共建学院;2018 年,成为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2019 年,与 13 家新闻与传播学院搭建师范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交流合作平台。同年,新闻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成功申报获批新闻学专业二学位。

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基础,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和知识,厚基础、宽视野、强思维、擅实践,具有融合新闻制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能胜任主流媒体、传媒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的记者、新媒体运营、新闻编辑、公共关系等职位的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人才。课程建设服务于媒体融合人才培养,除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外,设置“融合新闻制作”方向和“数据新闻与舆情分析”方向课程;进行课程媒介化运行,依托校内“融媒体中央厨房”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设置实践性课程。

2

3

特色优势

面向新文科,立足应用型,持续进行专业综合改革。扎实落实部校共建人才培养要求,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以“五育”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继续凝炼“331素质”培养模式,提升教学效能;高水平服务地方建设,提高了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了专业知名度。

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特色。秉持OBE教学理念,新闻传播人才“331”结构定位明确,课程内涵建设不断优化;坚持“六条线”课程体系和“五深”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内容建设;根据“两性一度”的标准,努力打造专业一流课程;立足传媒发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比例,将人才培养设定为融合新闻方向和数据新闻方向;依托比赛、项目等,推进课题化、项目化的创新创业教育。

制定并运行全部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能力导向的考试与评价改革”,将OBE 模式成果化。按照目标分类学理念设计课程目标,制定全部课程的课程标准;实施“能力导向的考试与评价改革”。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完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借助“校园融媒体中央厨房”进行课程媒介化运行试验,形成专业优势特色;确立了“基于传播实践,进入传播实践,用传播实践检验”的实践教学理念,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借助部校共建优势,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发挥实效。

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1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4人。师资在年龄、学历、职称、研究专长等方面较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业特聘吉林日报社7位正高级职称专家,切实参与新闻学专业教学、科研工作。

4

5

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已与新华社吉林分社、中国新闻社吉林分社、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日报社、吉林教育电视台、中国吉林网、吉林摄影出版社、新文化报社、城市晚报社、时代文艺出版社等32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各基地发挥了职业体验、职业规划指导、实践能力建构、顶岗实习等功能性作用,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教研与科研能力

截至2021年底,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在研项目2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总计在研省社科项目13项。近五年,不断推进专业改革。2013年获批吉林师范大学非教师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新闻采写”获批吉林师范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字化在线资源库建设”获批为“本科教学工程”特色项目。

6

2022·新闻学专业

2

编辑出版学专业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01专业概况<<<<

编辑出版学专业秉承学院“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融媒体环境下全媒型出版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人文素养与出版创意思维的养成。通过课堂教学、工作室训练及校企合作等途径,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专业课程设计以人文素养培养、专业理论学习及实践能力强化为宗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浓厚的人文素养和较高审美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就业情况良好,优秀毕业生可参与学校保研选拔。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毕业生就业于出版社、报社、期刊社、互联网等企事业单位,社会声誉良好。

0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良好的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修养,具有深厚的文学基础,系统掌握融媒体环境中图书、期刊、报纸的编辑制作和新闻采写的相关知识,具有图书策划、稿件校对、版式设计、装帧鉴赏及融媒体新闻、出版产品的制作与营销能力,能够在出版社、期刊社、网站、传媒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写、公众号运行及图书编校、制作与营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03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6人。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及专业特长等方面均衡合理,有4位教师拥有出版业界从业经历,书刊出版及新闻采编方面的业务能力精湛,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践方面具备较强优势。专业教师爱岗敬业,以生为本,服务意识强。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这支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能够满足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保证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04课程建设<<<<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与研究,现有“出版学基础”省级一流课程,“出版史”“图书编辑实务”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图书编辑学”“报刊编辑学”两门校级优秀课程,“报刊编辑学”“书业法律基础”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图书编辑实务、现代汉语、应用写作、出版学基础、出版策划实务、传播学概论、网络编辑实务、数字出版专题、中国出版史、出版法律法规、新闻传播研究方法与实践等。

05教学与科学研究<<<<

近几年,本专业教师共承担省级科研及教研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1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项目1项;主持及完成省社科、省教育厅、四平社科及学校科研、教研课题20余项。

在编辑出版理论、出版实务、出版文化产业、出版史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近五年,在《光明日报》《图书情报知识》《中国图书评论》《社会科学战线》《中国编辑》《出版科学》《科技与出版》《现代出版》《中国出版》《新闻与写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黑龙江高教研究》《新闻爱好者》《学术论丛》《戏剧文学》等国家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刊物发表各类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4部。

获得各类教学和科研成果奖多项。其中,省级科研奖励3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项3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项10项。本专业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新秀”1人,校级“教学标兵”1人、“教学能手”1人,课堂教学优胜奖10余人次。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

06实践教学<<<<

本专业注重强化学生编辑出版实践技能的训练,基于学院金刚石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结合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出版基本技能训练、出版专项技能训练、职前技能训练。大一主要开展写作及校对能力训练;大二开展出版软件、出版实务等内容训练;大三开展“一本书、一期刊、一张报”策划训练;大四则以职前教育及毕业设计和论文为主,外加专题实践课程、专业见习、出版市场调查等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出版技能,为实现出版教育与出版业顺利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稳定实习实践基地。建有全国大学生文学实践基地1个,建设有燕山出版社、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吉林教育杂志社、吉林摄影出版社、新浪吉林、吉林网、城市晚报等多家实习基地。目前稳定的实习基地达到了20多家,覆盖了报纸、期刊、图书、网络等媒体,充分满足了学生职业体验、顶岗实习、实践指导等需求,为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开展专题讲座。每学期聘请业界知名的社长、总编等出版人到学校做兼职指导教师,为学生做专题讲座。

(4)开展出版实践技能大赛参赛活动。近些年,本专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级编辑出版类技能大赛,并获得了多个奖项。同时制定一套成形的院内实践大赛体系,每年都分年级有针对性的开展报刊版式、图书编排、图书选题策划等大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出版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

(5)开展见习活动。每年带领学生深入到出版企业,认真学习出版流程,和经验丰富的编辑及记者座谈、交流。亲身参与出版过程,开拓学生视野,增强职业认识。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2022·编辑出版学专业

3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1

专业发展规划

以与省委宣传部共建为契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改革为重点,师资建设为关键,立足实际,长足发展,致力于应用型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基础、宽视野、强思维、擅实践,能够有效参与符合市场需求的影视产品和新媒体产品生产的专门型人才。

2

3

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目标预期是:

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传媒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目标2:能够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新媒体、融媒体平台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创作,熟悉节目创作流程,能够完成文案的撰写、素材的拍摄与剪辑合成,能够根据节目风格进行效果包装。

目标3:能够迎合社会行业需求,从事宣传片、专题片、纪录片等纪实影像作品的编导创作,具备专题文案等撰写能力、影像拍摄与剪辑能力,具备高水平的节目包装能力。

目标4:能够形成个人的影像创作风格,具备影像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力。

主要课程

艺术学概论、电视专题与栏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导演基础、影视剧本写作、广告理论、影视美学、新媒体理论与创意、新闻节目制作、数字摄像技术、非线性编辑、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

4

5

就业方向

专业影视制作部门、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广播电视台等。

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11人。近年来,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访学、进修,到业界锻炼,深入地进行学术交流,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与实践经验。邀请多位省内专家来我系进行学术交流,有效的保证了教学质量。

6

7

实习实践

本专业积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与新华社吉林分社、吉林教育电视台、吉林省动漫出版集团、长春电视台、四平电视台、四平人民广播电视台、中视润德影视制作地等多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技能大赛,用以赛带练的方式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本专业已经制定一套成形的实践大赛体系,每年都开展短片创意大赛、朗诵比赛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以院内工作室实践平台为依托,开展业务实训。成立了声音艺术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影像创作工作室、北方影像工作室等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

实验室建设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有专用实验室12个,实验设备投资2000多万元,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本专业建有600㎡六讯道演播厅、双讯道高清虚拟演播室、广播级录音棚、大洋高清非编实验室等,2021年11月引进奥视佳 (OTHKA)摄像机运动控制系统,完善了影像创作实践平台的建设。

依托各实验室及工作室,本专业学生可进行影视类节目、新闻访谈类节目、广播类节目、广告、大型晚会、大型比赛、大型会议的承办及全程录制和制作等。

8

2022·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4

动画专业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01专业定位与规划<<<<

动画专业以与省委宣传部共建为契机,秉承学院“开门办学,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与实践、文化与产业之间谋求发展之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园工作室等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零距离,融合于在地数字艺术行业。

本专业在技能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艺术审美与创意思维的养成。积极提升学生动画艺术创意实践的参与能力,通过教学、科研及社会合作,研发传媒创意产品。培养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有人文素养和审美创造力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设计紧跟动画艺术的发展与业界需求,专业方向明确。现设有三个专业方向:二维动画方向、三维动画方向、普奥(游戏)方向。

0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动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动漫产业,能熟练地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动漫创作,具有一定的动漫创作实践经验,能从事与动漫视觉设计相关的影视动画、游戏动画、漫画等的设计与制作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03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目标预期是:

目标1:具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热爱动画艺术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目标2:能够根据业态变化更新知识,能够跨行业进行动画及相关领域的策划与制作。

目标3:掌握动画创作的专业技能,熟悉动画制作及传播的各部分环节,具备动画制作能力和创作能力,形成一定的艺术创作风格。

目标4:能够在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广告传媒,以及动漫传播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动画、策划、设计、制作、创作、培训等工作。

04培养要求<<<<

依托学院“331”素质结构培养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具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热爱动画艺术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具备三个核心素质:动画专业核心知识、动画专业核心技能、动画专业核心思维(形象思维、审美意象思维、影视语言思维、创造思维)。

具备三个支撑素质:动画专业人才所需的生活体验实践与认知力、文化驾驭力和专业价值观(诚信、精细、合作)。

05师资队伍<<<<

动画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10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其余均具有硕士学位。动画专业长期聘请国内一流高校教师、业内知名专家作为外聘教师进行授课,丰富教师队伍知识体系,开阔学生视野,有效保证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学院积极扩大教师队伍发展规模,调整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加强学术带头人培养,加强年轻教师的水平提高和学科专业的梯队建设。

06教研与科研能力<<<<

近三年,动画专业专任教师主编或参编著作(含教材)3部,发明专利3项,教师公开发表各类科研论文40余篇,教研论文14篇,主持或参与各级项目12项,荣获各类荣誉35项。

动画专业参与吉林省委宣传部“好好学习”电视节目中“习近平同志用典”的动画设计与制作100余期。

每年动画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国内外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07实践教学<<<<

2017年获批吉林师范大学“动画专业‘学研产’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本科工程项目,该项目以服务区域文化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改革,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室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梯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外联系,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学研产”校企合作平台;针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第一线,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吉林省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与北京普奥斯塔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漫思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凝羽动漫公司等10余家公司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2022·动画专业

5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1

专业概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秉承学院“开门办学,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与实践、文化与产业之间寻求发展道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作室等新的教学模式,在融合前沿理念,立足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未来的基础上,致力于培养有后劲、有长劲、有人文素养和审美创造力的高端应用型人才。自2015年建系以来已有四届毕业生,共计240人,半数左右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就业,其中大部分学生就职于字节跳动、腾讯、网易、京东、百度、二更、新片场、爱奇艺、快手等一线公司。依托于广告行业、影视行业、互联网行业及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发展,具有较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掌握影像创作、游戏产品、互联网产品开发、网络交互设计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互联网行业、广告行业、影视行业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影像、游戏产品、网络媒体、设计产品的策划、创作、制作、传播、运营及管理的创新型人才。

2

3

师资队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职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6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学院长期聘请国内外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有效地保证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学院积极扩大教师队伍发展规模,调整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加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

教研与科研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系2017年获批吉林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效能教学体系构建”本科工程项目,该项目立足数字媒体艺术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属性,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专业特点,从“与现实生活的高关联度”“高参与度”“高阶思维”“教学与数字工具和数字资源的高融合度”“高结果”五高为核心进行高效能教学设计、高效能教学管理与评价教学体系构建。

本专业围绕文化、艺术、技术、市场等视角开展人文社会与科学技术研究,近五年,本专业教师公开发表各类科研论文38篇,教研论文3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或参与各级项目23个,荣获各类荣誉27个。面向未来的教育需求, 我们将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强化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

4

5

实践教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学院的“331”素质结构培养模式为主体,校企协同育人和双创工作室教学为两翼,形成“一体两翼”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本专业与东北师大理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公司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

本专业设有数字影像工作室、数字产品设计工作室、视觉设计工作室,校内实训基地“吉林省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已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200余项。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吉林省发改委、吉林省委组织部、吉林省人社厅、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教育杂志社、百度、京东、第十四届长春电影节、一汽物流、泰康人寿以及恒瑞医药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制作完成设计作品30余件,影像作品50余部。

202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近三年录取分数一览表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

其他省(市、区)的录取分数,请登录吉林师范大学招生办网站查询。

供稿单位 | 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策划 | 王禹杰

内容审核 | 陈 梦

以上内容为吉林师范大学招生网发布的部分招生专业信息,查看吉林师范大学所有省份招生专业简介及各专业就业情况,请点击>>吉林师范大学招生专业汇总

快速查询吉林师范大学各专业招生计划:

回复【招生计划】即可一键查看

相关推荐:

👉吉林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专题(含招生计划、章程、高考录取及分数线查询等)

📒各院校高考各专业招生计划汇总专题(历年)

🍀【分数线】各院校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专题

🏫【院校库】2800多所院校信息在线查询

吉林师范大学2022年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招生办
招生信息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招生办2022/7/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招生信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2/7/6

宁波工程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宁波工程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宁波工程学院
招生信息宁波工程学院2022/7/6

嘉兴学院2022年全国报考指南

嘉兴学院2022年全国报考指南
嘉兴学院招生办公室
招生信息嘉兴学院招生办公室2022/7/6

嘉兴学院浙江省2022年报考指南

嘉兴学院浙江省2022年报考指南
嘉兴学院招生办公室
招生信息嘉兴学院招生办公室2022/7/6

绍兴文理学院2022年最全报考指南

绍兴文理学院2022年最全报考指南
绍兴文理招生在线
招生信息绍兴文理招生在线2022/7/6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招生信息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22/7/6

榆林学院2022年最新报考指南

榆林学院2022年最新报考指南
榆林学院
招生信息榆林学院2022/7/6

山东政法学院监狱学专业2022年报考指南

山东政法学院监狱学专业2022年报考指南
山东政法学院招生就业处
招生信息山东政法学院招生就业处2022/7/6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山东填报志愿建议(供参考)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山东填报志愿建议(供参考)
山青招生
招生信息山青招生2022/7/6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外省填报志愿建议(供参考)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外省填报志愿建议(供参考)
山青招生
招生信息山青招生2022/7/6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填报志愿指南(本科册)各批次位置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填报志愿指南(本科册)各批次位置
山青招生
招生信息山青招生2022/7/6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招生咨询方式全集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招生咨询方式全集
山青招生
招生信息山青招生2022/7/6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山青招生
招生信息山青招生2022/7/6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2022本科批次报考指南(山东省)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2022本科批次报考指南(山东省)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招生办
招生信息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招生办2022/7/6

2022年枣庄学院报考指南

2022年枣庄学院报考指南
枣庄学院
招生信息枣庄学院2022/7/6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2022年山东招生报考指南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2022年山东招生报考指南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招生信息青岛恒星科技学院2022/7/6

山东体育学院2022年本科各专业报考指南

山东体育学院2022年本科各专业报考指南
山东体育学院
招生信息山东体育学院2022/7/6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2022年报考指南
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招生
招生信息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招生2022/7/6

潍坊医学院2022年各专业报考指南

潍坊医学院2022年各专业报考指南
潍坊医学院
招生信息潍坊医学院2022/7/6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